郑良勇,男,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院院长、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(复合型人才),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山东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、山东水生态文明促进会理事。
业务领域:水土保持全过程咨询设计、水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规划设计,滨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等。
联系电话:18660418837
电子信箱:276509565@qq.com
主要业绩
一直从事水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、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、水土保持、水利规划设计、环境保护等工作,先后主持完成了近百项国家、省、市、县重点项目。主要完成的成果包括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山东段工程规划、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济平干渠管理区及节点生态防护设计、山东省河道治理与水系生态修复“十二五”规划、山东省水生态文明“十三五”规划、山东省现代水网规划、潍坊市现代水网规划、潍坊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、安徽环巢湖生态综合治理三期长丰县及庐江县灌区节水改造工程、西藏日喀则市生态补水工程、秦皇岛城区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、威海市黄垒河(下游段)生态综合治理规划、山东巨野大野水库综合利用规划、梁山县城区段运河景观规划、日照青峰岭水库生态湿地工程、兖州龙湖湿地工程、邹平孝妇河及黛溪南湖生态景观提升工程规划设计、平原县张官店村美丽移民村建设工程、沂水县沂河水利风景区规划、泗水县泗水滨水利风景区规划等百余项各类项目,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。
获奖成果
工作中,先后主持了《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东平湖~济南段输水工程(济平干渠工程)生态防护设计研究》、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》(2011年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)、《水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支撑计划专题》(水利部公益科研、省财政支持项目)、《山东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》(2013年山东省省级水利科研及技术推广项目)、《远距离调水工程生态影响动态监测技术研究》(2014年山东省省级水利科研及技术推广项目)、水利现代化标准体系研究(2017年山东省省级水利科研及技术推广项目)等课题研究,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,厅级奖励20余项。
主要获奖成果如下:
1.《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盐分析与水沙调度技术研究》2005年8月获山东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;
2.《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工程生态修复设计研究与应用》2008年8月获山东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;
3.《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东平湖~济南段输水工程(济平干渠工程)》2011年获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金奖;
4.《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东平湖~济南段输水工程(济平干渠工程)生态防护》2011年7月获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;
5.《山东省潍坊市现代水网构建技术研究》2012年9月获山东省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;
6.《全省水系生态调研报告》获2013年1月获山东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;
7.《泗河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滋阳橡胶坝工程》2013年8月获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;
8.《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水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》2014年9月获山东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;
9.《山东巨野县麒麟湖公园景观设计》2014年11月获第四届国际园林景观设计大赛优秀设计奖;
10.《山东省水系生态修复植物配置技术研究》2016年10月获山东省水利科技进步三等奖;
11.《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植物绿化及弃渣场防护设计专题研究》2023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优秀设计奖一等奖;
12.《远距离调水工程生态影响动态监测技术研究》2023年齐鲁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。等
论文、著作及专利
工作中,先后编写出版专著2部,发表论文20余篇、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5篇,获得发明专利1项。主要情况如下:
1.专著:《水系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》2015年10月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;
2.专著:《水生态文明规划策略和建设思路研究—以潍坊市为例》2022年7月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;
3.《黄土区坡面侵蚀试验研究》发表于《水土保持学报》2003年第17卷第6期;
4.《黄土区陡坡径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》发表于《水利学报》2004年第5期;
5.《利用REE示踪法研究坡面侵蚀转变过程》发表于《水利规划与设计》2007年第5期;
6.《稀土元素示踪坡面次降雨条件下的侵蚀过程》发表于《农业工程学报》2010年第26卷第3期;
7.《山东省洙赵新河流域水系生态修复模式研究》发表于《水利规划与设计》2010年第6期;
8.《南水北调济平干渠过程生态修复模式和效益研究》发表于《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》2011年第1期;
9.《坡面侵蚀泥沙来源立体分布研究》发表于《水土保持学报》2012年第26卷第3期;
10.《一种生态净化型挡水堰》2016年4月获得发明专利(专利号ZL 201610198967.4)。